新醫療革命:3D打印人體骨骼
2017.10.12日前,一則題為《南非兩名口腔癌患者植入3D打印鈦合金下頜骨》的新聞,再次引發了全世界醫療界對3D打印的關注。3D打印技術不僅能夠促進醫療假體快速、低成本、高效率和高質量的制造,而且可以滿足患者個性化定制的需求,今后必將引起一場醫療界的革命。
據統計,在南非的北開普省,當下有超過500人被診斷出下頜患有癌癥。據3D打印聯盟了解,通過傳統方式更換下顎非常昂貴,費用大約為10萬南非蘭特,約合5.8萬元人民幣。而使用3D打印的鈦金屬下顎則只需2萬蘭特(約合1.1萬元人民幣)。這項突破性的技術給這些患者們帶來了希望。
在3D打印機問世之前,醫療部門使用CNC銑床制造鈦合金植入物,會導致80%的鈦合金被白白切削掉。相比之下,3D打印則不會造成這樣的浪費。
目前,3D打印在醫療界的主要應用實例有:人工假體、手術導板、醫療器械等。每個人的骨骼形態都是獨一無二的,3D打印技術能夠根據每個人原生骨骼的特征進行個性化定制,生產出與原生骨骼完全匹配的產品,從而減少植入物(或假體)對人體的影響,最大程度恢復人體骨骼的正常功能。
與傳統個體化假體制備技術比較,3D打印的個體化鈦合金假體具有以下優勢:1、表面多孔設計使肌肉、肌腱等軟組織貼附和骨長入率大幅提高,軀體外觀及功能滿意;2、鏡像建模聯合多孔仿生技術,使假體既具有解剖重建的三維空間精確性,同時又具有內部結構的可調仿生多樣性,在保證強度不變的前提下,彈性模量明顯降低,減少應力遮擋造成的并發癥;3、采用選擇性激光熔化(SLM),使假體制備更加精確,產品質量穩定;4、大大縮短假體制備周期(一周內可完成術前設計、3D打印、產品修整、清潔消毒、臨床應用的整個流程),減少患者等待時間;5、降低假體制作成本,減少原材料損耗;6、聯合計算機輔助導航手術,實現復雜結構體術前設計、制備與植入的完美統一。
轉載自網絡